汶川“旅游先导”的力量

时间:2013年06月19日信息来源:不详 点击: 【字体:

  (本报驻四川记者 白骅)“震后三江乡鼓励大家发展乡村旅游,我也成为很多回乡端起旅游饭碗的人之一。近几年生意越来越好,年均纯收入近10万元,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。”

  说这话的是在汶川三江乡经营农家乐客栈的杨娜,汶川地震前她一直在都江堰的餐馆里打工,震后她成为众多回乡端起旅游饭碗的人之一。

  不久前,由三江、水磨、映秀等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整合而成的“汶川特别旅游区”正式获得国家5A级景区称号,成为震区旅游业恢复重建新的里程碑。6月7日,记者踏上汶川探访之路,亲眼见证了“旅游先导”为当地带来的巨变。

  见证映秀新生
  从成都市区出发,沿着成灌高速和震后新建的都汶高速,仅70分钟就抵达了阿坝州汶川县映秀镇。这段路程在震前至少需要两个小时。
眼前的映秀镇,街道整齐干净,漂亮的安居房极富藏羌特色,底层的商铺热闹非凡,随处可见各地游客,早已不是那座破碎的伤城。

  漩口中学遗址几乎是所有来此的游客必到之处。在这里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偌大的纪念表盘,时针和分针将时间定格在灾难发生的那一刻。后面的主体教学楼一侧已经垮塌,另一侧也严重倾斜,让人震惊于地震的惨烈;然而,在这片灰与黑的废墟中,国旗依然飘扬,醒目的红色格外显眼也异常温暖。

  一旁的震中地震遗址纪念馆面朝东方,俯视着整个映秀镇的重生与崛起。纪念馆以自然、平和、静谧为基调,由序厅、地殇厅、缅怀厅、“山河有痕”灾害厅、“凤凰涅槃”重建厅、“居安思危”启示厅6个部分组成,完整的呈现了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过程中党中央英明决策、社会各界大爱援建和灾区群众的感恩奋进。

  漩口中心遗址、震中纪念馆、牛圈沟震源点遗址、遇难同胞公墓等众多地震遗址的保护建设,形成了具有强烈震撼力的奇特景观,吸引着大量游客来映秀参观、缅怀。这些区域都是免费向游客开放的,但大家总会从附近居民的手里买来几支黄菊花,向地震的罹难者致以悼念。对此,南京游客小龚说:“献上几块钱的鲜花,不仅是哀悼遇难同胞,更是支持这里的幸存者。”

  传承羌藏文化
  如果映秀让人感到沉重,那距此不到半小时车程的水磨古镇则是山清水秀、凝聚着深厚藏羌文化的欢乐之地。来到这里,只见古色古香的禅寿老街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,藏、羌、汉民族特色相结合的传统建筑交相辉映、相得益彰。“2011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”和“2012中国·欢乐健康乡村游”都选择这里作为主会场,让水磨古镇着实“火”了起来。虽然记者采访时并非周末,但各地牌照的自驾车仍是停满了古镇停车场和道路两旁。

  镇上的“羌韵酒家”里,好几个服务员正忙着择菜、迎客,厨房里飘出诱人的菜香。经营者李丽君告诉我们,她是映秀镇人,曾在当地开过餐馆,眼见水磨古镇人气越来越旺,她也在去年初租下了现在的店面。“我们既接待旅游团队,也接待散客,每桌饭菜从200元到500多元不等。”李丽君说,“生意好的时候每月能有十几万元的营业收入。”

  “羌韵酒家”里的10个服务员全是当地居民,而在汶川,像他们这样在家门口就吃上旅游饭的人还有很多。遍布古镇的茶坊、酒肆、客栈、饭馆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,让大家再也不用背井离乡地外出务工了。

  离此不远的三江乡是远近闻名的避暑胜地,地震前就是周边游客的最爱。极具民族特色的“水乡藏寨”静静地矗立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,游客们在这里一边喝着匝酒、吃着藏餐,一边欣赏着藏羌舞蹈,惬意得很。一旁的旅游新村里,村民们在当地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,依托避暑度假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,已经形成了多家风格各异的农家乐。现在,每到夏季临近,各地游客陆续前来,许多老年游客一住就是好几个月。地震以前,三江乡绝大多数村民靠着种植猕猴桃为生,年纯收入不过几千元;可现在猕猴桃已经成了副业,因为辛苦劳作一年也赶不上旅游旺季时几个晚上卖出的烤全羊赚钱。

  汶川建设旅游新城
  2012年,“汶川特别旅游区”共接待游客超600万人次,旅游收入达25亿元。

  在“汶川特别旅游区”创建国家5A级景区的过程中,汶川县着力发展映秀体验游、水磨休闲游、三江度假游,重点突出“逝者安息、活者幸福、大爱无疆”的主题,并以5A创建为抓手,实施了一系列旅游提升行动。

  据介绍,在机制上,汶川县形成了“党政领导牵头抓、分管领导直接抓、相关部门具体抓”的责任分工体系;基础设施方面,先后新建了都汶高速、漩三公路,改造提升了国道213线等;服务功能上,新建了游人中心、服务中心,更换了景区导览图、景点解说牌、游步道指示牌、安全警示牌、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牌等,建成了“数字汶川”传输平台,开通了旅游商务网站,建立了景区智能电子导游讲解系统,修建了多座五星级环保厕所;旅游环境方面,陆续配备了英语、日语、韩语等景区导游讲解人员,成立了旅游投诉处理中心和咨询接待服务点, 同时全面推行诚信服务和诚信经营;为了使“景镇和谐”,三大景区切实加强对社区的帮扶力度,实现了“景区促社区发展,社区助景区繁荣”的“双赢”。

  在“旅游先导”思路的指引下,通过震后五年来的重建和发展,这片原本破旧的工业老区已经彻底蝶变成为交通便捷、风景优美、民族文化彰显、产业协调发展、人民富足安康、景镇和谐相融、各地游人向往的旅游新城,水磨古镇更被联合国人居署授予“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”。

(作者:佚名 编辑:云南旅游)
文章热词:旅游 先导 力量
延伸阅读:
网友评论
更多>>最新专题